【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题报道】beat365体育官网平台文传学院“探寻古艺目连戏 弘扬非遗续辉煌”实践团赴祁门县开展调研

作者:文章来源:文学与传媒学院发稿时间:2023-07-27浏览次数:955

以“孝”文化为中心,被誉为中国戏曲“戏祖”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连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乡土文化智慧结晶。为保护、传承、发扬好目连戏,2023年7月2日,beat365体育官网平台赴祁门县“探寻古艺目连戏弘扬非遗续辉煌”实践团来到黄山市祁门县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溯目连故里,探百年古迹

7月3日,实践团来到环砂村。村主任方锦祁热情接待了实践团成员,方锦祁从目连戏的产生、发展等多方面介绍了徽州目连戏。徽州目连戏是徽州地区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它比徽剧更加久远,被称为“百戏之祖”,目连救母的故事最早见载于佛家经典,到了明代,祁门清溪人郑之珍为借戏曲宣扬佛理,劝人为善,以正社会之风气,撰写《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实践团了解到,目连戏虽然在湖南、江西等地都有,但在祁门有着“出在环砂”的说法,即目连戏的故事是以祁门环砂为原型。环砂村又叫傅家庄,目连戏以环砂为原型,戏中的傅相是这里的大庄主,因此环砂村被称作“目连故里”。

实践团随着方锦祁的脚步先后参观了叙伦堂、富村桥、八卦井等历史古迹。其中村中心的叙伦堂原是程、傅双姓祠堂,现为环砂村目连戏传习基地,已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祠堂上用苍劲有力的笔法写着庄重大字“叙伦堂”和程氏祖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目前,环砂村计划将徽州砖雕与目连戏文化相结合,打造一座独具魅力的非遗文化桥,以亮点村的形式来促进非遗传承和乡村振兴。

传目连技艺,燃星星之火

7月5日,实践团成员拜访目连戏省级非遗传承人叶正初。叶正初先生从小学习目连戏,热爱目连戏,对目连戏的乐理、表演等都有较深的了解。他告诉实践团,目连戏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声腔丰富,它有近百个曲牌和声腔,融合了儒释道文化和徽池雅调,是徽州与池州相融合发展的产物;二是表演通俗,在表演中包含了很多日常生活的内容;三是教育意义强,目连戏以徽州的人文民风为基础,强调善恶因果,宣扬“孝”和“善”,体现了徽州的优秀传统和民风民俗。叶正初为目连戏的传承和发展做了许多贡献,近年来他开设了目连戏脸谱绘画班,并助力目连戏绘本编制和曲谱的电子化。他告诉实践团:“虽然有时候自己的行为被很多人误解,但为了目连戏,为了自己的热爱,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赏目连表演,品徽风古韵

7月6日,实践团队成员在马山目连戏剧团团长叶汉初的带领下,前往马山村叙伦堂欣赏目连戏现场表演,观看了《跑五猖》和《三殿》。五猖分由五人扮演,穿红衣,持钢叉,脸上分画青、红、白、黑、黄五色,代表东、西、南、北、中五方,也寓意金、木、水、火、土五行。“跑五猖”能保一方平安,免受山中猛兽侵害。《三殿》主要说刘氏唱出为母十月怀胎三大苦难成功感化宋帝王而免遭刑罚。以鼓击节,锣钹伴奏,不用管弦,只声吟唱。

在和演员的交流中,实践团了解到徽州目连戏演出蕴涵着独特的风土人情,唱白质朴,雅韵时现。其基本唱腔古朴,为明中叶流行于徽州一带的“徽池雅调”,即徽州腔、青阳腔,保留“滚调”特点。表演吸收民间武术、杂耍的一些技巧,能走索、跳圈、窜火、窜剑、蹬桌、滚打等,这些表演特技被巧妙地融入剧情当中,成为表演武戏的特殊招式,为后来徽班的武戏表演奠定基础。马山目连戏化妆用的油彩,颜色以白色、黑色、粉色、红色、黄色、青色为主。具体人物脸谱妆容淡雅朴素,贴近生活,涉及的鬼神,则油彩厚重,妆容夸张大胆,尤其“跑五猖”环节,五个五猖神的妆容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做目连调查,听群众心声

为进一步了解目连戏发展现状与难题,实践团在黄山市区、祁门环砂、祁门马山开展问卷调查和走访活动。在与群众的交谈中,成员们了解到目连戏在上个世纪时比较受欢迎,但随着时代发展变化特别是文化市场的大繁荣。目连戏的受众越来越少,市场萎缩。只有在重大的节日时,才能看得到、听得到。访谈中发现,目连戏演员中有一部分非专职人员且年龄偏大,他们平时因生计等原因需外出务工,特殊的日子才会聚到一起表演。目连戏的传承和发扬缺少新生力量的注入,如何保护和传承目连戏,成为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当地政府也切实开展了一些工作,与传统节日相结合开展送戏下乡、送戏进校园等活动,让年轻一辈认识到其独特的韵味,了解目连戏文化。

访文旅体局,谈非遗传承

7月7日,实践团成员来到了祁门县文化旅游体育局,与县文旅体局党组成员章四海进行了深入交流。实践团成员们分享了自己的调研成果和实践感悟,并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出了创新的发展思路和方案。章四海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方面谈目连戏的传承。他表明过去已经系统地整理了目连戏的曲牌与曲目,并利用数字化平台,将目连戏曲目录音,以便其传承;政府还出资编绘了目连戏绘本,使目连戏更通俗易懂。现如今正在打造实体化空间的目连文化展示馆,以整个环砂村为大舞台,利用放生池、黑松林、叙伦堂等小舞台,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目连文化。对于目连戏的发展,未来也有四点规划。一是培养一支专业的演出团队,目前的表演团队以农民为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二是编排一出经典剧目,在有限的时间将目连戏情节串联,从开始、发展、高潮、结束,形成一个完整的脉络;三是以祁门县西部五个传统古村落,即清溪、环砂、历溪、栗木、马山为载体,建设一个省级目连文化生态保护区;四是以目连戏的经典故事制作一部动漫,更大范围地宣传目连戏。最后,他强调保护和传承目连戏,除了资金支持外,还需要一批批目连戏爱好者去共同努力。结束时,章四海向实践团赠送了一套目连戏绘本,希望实践团更好地弘扬目连戏文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实践团成员通过探寻目连戏古迹、现场观看目连戏、采访目连戏工作者、走访当地村民、与文旅体局交谈等多种方式对目连戏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对保护、传承、发扬目连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图/沈昕然、吴硕、汪军 文/程硕、凤雅洁初 审/孙冰 终审/袁凤琴 发布/崔苏如)